?
首页 视察调研 提案工作 议政建言 社情民意 党派团体 县(市、区)政协 领导讲话
委员风采 规章制度 文史资料 理论研究 他山之石 政协知识 艺术之窗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资料 ?关键字:     
?

援越抗美修公路

作者: 谢家叶    日期: 2016-3-31    来源: 梧州政协网

 

1964年8月5日,美国对越南北方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北部湾事件”。越南人民从此投入到艰苦卓绝的抗美救国斗争。

为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应越南人民政府和胡志明主席的恳切请求,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做出了援越抗美的决定。从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中国先后派出了铁道兵、工程兵、高射炮兵、空军、海军等诸多兵种,在越南北方执行防空作战、抢修铁路、公路、机场和飞机洞库,以及设防工程、通讯工程、输油管道工程、海港及内河航道的扫雷等任务。

克服万难援越抗美

1965年7月6日,中央军委命令济南军区组建成立314团、315团,出国执行援越抗美任务。范银柱任314团团长兼党委书记、程凤祉任314团政治委员。314团组建初期的第一批新兵,来自当时的广西梧州地区藤县、蒙山县、贺县、昭平县、钟山县、富川县,部分新兵来自梧州地区的苍梧县和湖南衡山县。

当时,在藤县有850人入伍,其中来自天平镇的有50人,而我所在的新马村则有5人参军。作为一个农家子弟,当时我并没有太多想法,只是想尽一个公民的义务,响应保卫国家的号召。入伍之初,我们并不知道将会被派遣到何处、执行何种任务。1965年8月新兵入伍,在湖南省郴州市耒阳县进行了四个多月的新兵军训后,我们于1966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秘密赴越南。

新兵入越接受多项任务

我所在的314团,由云南省蒙自县草坝农场分14个梯队开赴越南。314团筑路的地点位于12号公路越南莱州市至西北端的巴丹段,全长44.68公里,途中有六座桥梁。团直机关驻扎在莱州省孟莱县江南乡南根村和板枝乡相邻处,位于全团线路的中间地段。

当时,9连、10连、11连、12连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公路路面施工,高机连主要是对空作战、保卫部队安全。10连除要完成路面施工任务外,还担负保证修建南根河大桥和各连队所需石料的碎石供给。

1968年下半年,第二批贵州籍新战友入伍赴越参战。由于我所在的10连文书张明这一年复员,连首长安排我接任文书工作。接任后,我最关心的是怎样保管好连队指战员的档案,这事关战友们的政治生命。由于连队住的是自己搭建的茅草营房,如若遇到敌机轰炸,就会“火烧连营”。我将战友们的档案捆绑成包,做好随时搬离的准备。

部队为了及时了解各连情况和传达上级指示、要求,规定各连每天向营部报告情况,10连与营部有较长一段距离,因此每天报告情况的任务就落在我的肩上。

在援越抗美期间,战士们都要随身携带武器,以防突发情况,随时做好战斗准备。按照部队的指示,当听到防空警报响起后,首先是隐蔽防空,不要暴露目标,要牢记“只有有效地保存自己,才能更好地消灭敌人”。

突遇疫情战友纷纷病倒

当时,3营10连的营地驻扎在越南莱洲省莱洲市孟莱县江南乡南根村的一个山沟里,连队的厨房建在山沟的一处山坡上。厨房边有一棵古老的山楂树,粗大的树干需几个人才能围抱,每年都结出硕果累累的山楂。当山楂成熟,成群结队的猴子吱吱喳喳地前来光顾。顽皮的猴子经常窜到营里的厨房翻找食物,还赖着不走,站岗的哨兵也拿它们没办法。猴群的到来给连队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了隐患。

1966年6月间,3营10连战士入越参战刚三个多月,就遭遇一次突发的流行性疾病的袭击,全连196人,不到一个星期就病倒160多人,一时间连里的施工工作几乎全部停止。当时,团、营、连首长十分着急,果断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在10连驻地附近的江南乡南根村口处的公路旁,搭建起一个临时“帐篷医院”,实施紧急救治。

经医生诊断,此次来势凶猛的流行性疾病是急性痢疾,很可能是猴子等野生动物污染了战士们的食物所致。幸而,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我所在的10连2排6班有12名战友,只有我和副班长郭海峰顶住了此次疫情,没有患病,其余战友都被送进临时“帐篷医院”进行救治。疫情得到控制后,患病的战友经过一星期的治疗相继康复,重返施工岗位。

经历空袭的生死考验

1966年10月6日上午,两架美国F104、F105轰炸机突然对10连的施工地段进行空袭(即越南孟莱县江南乡南根村南根河与南那河口交汇处地段,当时3营10连2排5班正在砌挡土墙,6班正在劈坡作业,路边还停放着一台推土机)。当我们接到防空警报时,迅速做了防空隐蔽,指导员郑泽文和统计员李政林在巡查工地情况,当即在一台推土机靠山后侧防空。大家都亲身经历和目睹敌机突然一个俯冲下来,用机关枪“叭叭叭”地对地面疯狂扫射,瞬间将对面山坡一棵树拦腰打断。

敌机疯狂扫射了一阵之后,又飞到10连营区附近江南乡南根村口处的小开阔地上空盘旋,寻找目标。当时,3营营长马星华和10连3排几十名战士正在木工棚里防空。三营高射机枪连集中火力回击,当即击中一架美国飞机,敌机负伤后喷着浓浓的黑烟逃窜了。

当天,是敌机对12号公路沿线大轰炸的一天,也是对314团狂轰滥炸的一天。当天,汽车连的黄福禹等司机驾驶六辆汽车,前往巴丹装运木材回连队,在回程的途中遭遇到敌机空袭,驾驶员刘宗元光荣牺牲,副驾驶员张光稳被炸成重伤。

发扬“南泥湾”精神

3营执行战斗任务的路段地处崇山峻岭,河流纵横交错,灌木茂密,杂草丛生,蛇虫鼠蚁极多,加上当地气温高达40摄氏度左右,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执行战斗任务,其困难程度不言而喻。

入越初期,部队没有足够的营房,要靠自力更生上山割茅草、砍竹子,搭建起简易的茅草营房,且要做足防空伪装。在这方面,来自广西的战友发挥了主力作用。

入越三年,战友们每天的伙食标准是每人“捌毛伍分”,月津贴费标准是“壹拾伍元正”的越盾代用券。一切军需物资、生活给养都是由中国国内供给。当时国内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援越抗美物资被拦截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在越的中国部队物资需求供给不时中断。3营各分队一度少粮缺盐,更缺新鲜蔬菜,部队人员严重缺乏维生素,因而患上了阴囊炎等皮肤病和夜盲症。在此情况下,营首长明确要求:“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任务一定要坚决完成好!”

经越方同意,中国部队开始开荒种菜。于是全营上下掀起了开荒种菜的热潮。经过努力耕耘,各营区附近的荒山野岭变成了菜园,茄子、黄瓜、豆角、南瓜等长势喜人。这一举措,从根本上解决了部队蔬菜供给的难题,保障了官兵的身体健康,在越南彰显和发扬了“南泥湾精神”。

为当地民众做好事

密切联系当地民众,对完成好各项战斗任务至关重要。在越南期间,3营全体官兵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当地民众办了许多实事、好事。例如:在农忙季节,我们有组织地(在营部周翻译或李翻译的陪同下)前往越方助民点,帮助越南民众插秧或收割稻子。

当时越南正处于战争时期,男人大多已上了战场,村里缺少劳动力,物资短缺,缺医少药。有一次,一名越南村民被蛇咬伤,生命垂危。3营卫生员林杏枝在马星华营长指示下,和周翻译一同前往村寨,为被蛇咬伤的村民实施救治。几天后,伤愈的村民前往营部“感谢中国好医生”。

部队除了无偿为越南村民送医送药治伤外,还经常为越南村民理发、补自行车,在施工路边设立开水站为过路的越南村民提供开水。我们还车拉肩扛将一袋袋大米送到越南村民家中,中国支援越南粮食的口袋上都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米”字样。施工放炮时有石头飞落到稻田里,事后我们都一一清理干净,越南村民对此很满意。

有一次,11连3排11班班长张宗树在南那河畔公路段组织施工放炮,当已经点燃五眼导火索时,张宗树突然发现南那河面上有一条小船,船上有几名越南渔民。在这危急关头,张班长毫不犹豫地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将已在燃烧的导火索一一拔了出来,避免了一起严重事故的发生。后来,部队党委给张宗树同志荣记二等功一次。

完成公路修筑任务获嘉奖

当时,3营的任务是修路约15公里,建一座南根河大桥,把一个碎石场的石料供给到其他各连队。当时施工是粗放方式,公路施工没有挖掘机、装载机,只有大钩、铁锹等工具,全靠人工操作。战士们在高高的山坡上劈坡,施工作业很艰苦,效率也很低。当时白天辛苦劳累一整天,晚上在茅草营房里点着蜡烛学习毛主席著作,听到防空警报就马上吹灭蜡烛,整个营房一片漆黑,鸦雀无声。上下班时,战友都高举着毛主席语录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在施工中,我们严格、认真执行团长范银柱的指示,把团长要求在路面施工中要做好的“五度”(宽度、厚度、拱度、平整度、密实度)落到实处,确保工程质量。因此,3营负责施工的路段,被评为优质路段,顺利通过验收,南根河大桥也被评为优质桥梁,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314团在完成任务后,还曾先后奉命调遣三个营支援兄弟部队完成任务。1967年上半年,1营、桥梁营共有五个连支援6支队62团,参加黄连山会战。

1969年3月,3营随314团大部队胜利回国,途经越南的黄连山省(黄连山,海拔3143米,堪称越南最高峰,也是中南半岛第一峰)、老街省,跨越河口大桥,回到祖国云南省河口市。

入越参战期间,我所在的314和兄弟团队315团,牺牲战友32人(其中314团9人、315团23人)。如今,32位战友的英灵长眠在越南莱洲省孟莱县烈士陵园。

?
    
    
版权所有:b82.com官方网站 桂ICP备13002354号-1 梧公网安备:45040502000038号
技术支持: 梧州零距离网站  广西网警虚拟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