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视察调研 提案工作 议政建言 社情民意 党派团体 县(市、区)政协 领导讲话
委员风采 规章制度 文史资料 理论研究 他山之石 政协知识 艺术之窗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情民意 ?关键字:     
?

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推广应用大有可为

作者: 马贵生    日期: 2017-12-7    来源: 梧州政协网

马贵生

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党委和政府对低碳绿色发展的均给予高度重视。我区最近颁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对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进行了规范,从而为可再生能源产业的优先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12年8月,我市被列为国家第四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以此为契机,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以及市科协和可再生能源协会的积极参与下,从2013年起,我市率先在全区实施推动社会资本进入投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开创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在我区开发建设的新模式。目前,在我市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达319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总面积达到970万平方米,预计年节能量约1.57亿千瓦时。

然而,由于我市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在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方面力度不足,推广应用进度和效果不尽人意,当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在我市具有一定基础,而且潜力巨大,应该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来推动。

一、进一步强化对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推广应用重要意义的认识

在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的今天,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生活用能急剧攀升,建筑用能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利用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解决民用建筑的空调照明、热水供应等,是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重要领域,对替代常规能源,促进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部门要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切实把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作为解决建筑新增用能需求、提高人民群众居住质量的有效措施来抓。在强化政府主导引导方面,建议建立市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作协调机构,并依托现有建筑节能机构,配备专门班子,落实专门人员,具体负责我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划建设以及具体实施方案的制定;在推动部门协作联动方面,建议市发改、建设、财政、市政等相关部门以联席会议、联合办公等形式,整合资源力量,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解决存在问题,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明确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规模应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方向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国家《可再生能源法》,通过对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引导以及示范工程和技术推广,切实降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价格门槛,加快推广普及步伐。要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合作,行业引领、市场推动”的运行机制,从梧州实际出发,着力打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新模式新品牌。从我市目前情况看,可依托市可再生能源协会以及正在推进的建设项目,在条件成熟的区域选择有代表性的建筑小区和公共建筑进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示范,重点实施技术先进适用、运行稳定可靠、推广价值大的项目,并适时启动既有建筑用能结构的提升改造。通过示范带动,形成一整套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集成技术体系和技术标准、配套政策。

三、扎实做好形式多样、深入广泛的宣传推广工作

各级各部门尤其是住建、财政等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与监督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大力宣传我市能源资源现状与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重大意义以及试点示范项目的运作模式、技术应用、运行管理等成功经验,与群众算好成本帐和效益帐,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和吸引力,努力营造有利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相关行业组织和建设企业适时推出示范工程项目和样品楼房,多方式开展展销推介、观摩体验活动,增强宣传的直观性和灵活性。同时,要依托有实力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新能源开发企业等组成相应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体系,多方式实施项目和技术合作,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扩大应用规模。

四、建立完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相关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

各主管部门应结合实际,认真研究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扶持政策,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切实解决影响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当中一些实质性问题,大力扶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一要发挥地方财政、税收等经济政策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在安排使用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时,加大对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建设项目及技术含量高、推广价值大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设备研发和产品生产企业的支持力度。尤其在组织进行旧城改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供冷设施改造时,要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二要优先支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性好、节能效果显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设备产品、生产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三要重视和强化人才保障。要适应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形势,积极引进或培养市场急需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各类技术和管理人才。为顺应行业需求,建议在梧州学院和梧州职业学院开设相应学科,批量培养适用人才,加强人才储备。

(作者为市政协经科委副主任、市人社局副局长)

?
    
    
版权所有:b82.com官方网站 桂ICP备13002354号-1 梧公网安备:45040502000038号
技术支持: 梧州零距离网站  广西网警虚拟岗亭